2021-01-06 10:04
今天早晨7时30分许,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南方菜交易区,室外的温度是零下10摄氏度,从远道而来的蔬菜们都挡上了“门帘”,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记者从新发地市场获悉,应对极度寒冷的寒潮天气,新发地市场增加南方蔬菜供应量,多举措保障北京市场农产品的供应。
7时30分,南方菜交易区还处在一天的采买高峰期,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的蔬菜货柜车上都加了塑料的“门帘”,车内的蔬菜也盖上了棉被。曾兆龙和许多商户一样都是凌晨四五点钟就来到市场开始交易,感觉到北方极寒天气威力的他,临时用塑料袋在腿上裹了一层保暖。“再冷也得干活啊!”来上货的王东启一下子就要了50箱豆角,曾兆龙赶紧给他从货柜车上卸货。王东启负责为一家超市采购蔬菜,每天要采购200多箱包各种蔬菜。他说,他们一天都不能停,尤其是极寒天气,许多市民单次购买蔬菜的量都会增加,他们也得相应增加蔬菜采购量,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充足。
极寒天气将持续多日,新发地市场应对此轮寒潮采取了众多保障措施。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介绍说,寒潮天气预警后,新发地市场提前动员商户加大蔬菜储备量,特别是海南菜、云南菜为主的南方菜的供应量,已经达到6000多吨每日,供应量增加后原有交易区出现停车位紧张情况,市场把主干道的辅路开辟为临时车位,增加市场内蔬菜存量,同时在市场内增加棉被的整体供应,这两天已经筹措了近2000条棉被,帮助商户更好地保护农产品免受低温冻害。
目前正是南菜北运规模逐渐扩大的阶段,广东、海南的蔬菜还没有形成批量上市条件,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福建生产的蔬菜开始大量上市,目前对保障北京蔬菜市场供应贡献最大的是云南,云南生产的架豆、豆王、扁豆、白豆角、西葫芦、团生菜等供应能力超过去年,价格也低于去年同期,部分时间段的批发价格甚至低于夏季。接下来,云南生产的长茄、圆茄、西红柿以及四川的白萝卜等将大量进入新发地市场,福建、浙江的莴笋、菜花,湖北生产的圆白菜、大白菜也开始入市,将有力保障北京地区冬季蔬菜的供应,并缓解部分蔬菜目前供应偏紧的局面。
童伟介绍说,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新发地市场已经运行了10多年的储备菜机制,目前土豆、洋葱等大宗冬储菜的存量已经达到3000吨,可以维持2天的供应,市场内蔬菜存量也超过1万吨。此外,新发地市场在全国建成了300多万亩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可控率。在极寒天气下,市场可以协调各个大产地增加农产品采收入库,提高产地整体供应量,并根据不同地区的道路交通情况和市场需求,有选择性地调节产地农产品的进京时间,灵活有效地保障供应。
据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加权平均价为1.7元每斤,销售量是1.81万吨,价格和供应量都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