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兵役征集工作发展历程主题展举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6-27 21:53

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穿越历史的云烟,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发展兵役制度的艰辛历程;一段段朴实无华的文字,重温血与火的岁月,将百年来我党我军兵役征集工作娓娓道来,多角度、全景式铺开一副百年征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百年征程见初心,淬火成钢铸军魂’——首都兵役征集工作发展历程主题展”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体育馆内隆重举办,观众们走进展厅,聆听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感,坚定强国强军信念。

这是建党百年壮丽史诗的巡礼,这是征兵百年光辉历程的展示。征兵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安危,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组织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加入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军事工作史的重要内容,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彩篇章。

市征兵办负责人不无感慨的介绍道,“为展现百年来党领导下的兵役工作取得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首都兵役征集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从立意、撰写脚本、搜集考证史料到后期制作,每一步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哪张图片放在哪,哪段注释写什么,都经过严格考究,希望通过梳理历史脉络,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学习了解百年征兵历程,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自1921年建党开始,我党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始终坚持探索兵役征集工作制度机制,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兵役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宝贵的优良传统。

北京市征兵办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整理并推出此次主题展,通过十个篇章系统回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兵役工作的探索历程,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征兵工作历史沿革,进一步丰富对党的军事工作史的认识,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继续前进的伟大力量。

于无声处听惊雷。泛黄的老照片里,一群手持红缨枪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发动人民群众组成的赤卫队,虽衣着褴褛,装备落后,但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中能够看到自强不屈和对革命的希望,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冲破黑暗,迸发出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为人民军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支撑,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使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于奉献中见精神。展馆内许多人在“抗美援朝期间的兵役工作”前凝神观看、驻足良久。“没有想到这位母亲这么伟大,居然把第二个儿子也送到了部队。” 来自首都各高校有应征意愿的大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上下开展参军支前运动,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后,她的母亲邓芳芝强忍丧子之痛,把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又送进部队,继续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参观主题展让我们内心深受震撼,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从军报国的信念。”

于奋进中践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先后10余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征集更多优秀青年服兵役,为征兵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数据无言,胜于雄辩。据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征集比例从2011年的51.08%提升至2020年的95%,稳居全国前列,2021年上半年大学生征集比例达到96.5%,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北京市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鼓励入伍、激励在役、服务退役”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政策举措,刚性兑现政策承诺,真正做到让应征青年政治上有进步,学历上有提升,就业上有保障,经济上有优待,适龄青年报名人数和征集质量逐年稳步提升,为部队输送了一大批优质人才。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红色基因融入心中。照片里,复员军人在给应征入伍的适龄青年讲战斗故事,激励他们踊跃报名参军。展板外,来自首都多个高校的学生兴致勃勃地聆听讲解员述说党史军史,穿越时空“对话”革命先辈,接受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

历史积淀品质,精神穿越时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辉煌的党史军史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进一步坚定了参观者“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