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慧颖-北京育英学校西翠路校区-小学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7 15:48

丛慧颖-北京育英学校西翠路校区-小学组

朗读内容: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阅读感悟: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此处所选的经典语录包含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和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等多方面的内容。孔子对学习的原则、态度与方法,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对教师必备的优良品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孔子及其弟子关于个人品行修养、理想追求的语录与对话,更是有普遍的启发意义。这些话语不过寥寥数语,但细细思量,其中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参悟,每次于都深思之后,都会有新的收获。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