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 10:02
1月25日农历小年起,“赏年画过大年”北京市主场系列活动25日起在大栅栏(北京坊)地区拉开帷幕。“新年画·好年华”展览展示、“品年画·迎新春”群众文化活动、“享年画·促消费”等线上线下活动,让人们在绘年画、讲年画、赏年画、寻年画、乐年画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的新时代魅力,也体现传统与时尚、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消费相互促进。其中,“新年画·好年华”主展区设在北京坊劝业场,刚一开展即成网红。
劝业场大楼内,“百虎吊挂”直垂而下,瞬间让观众沉浸在虎年浓浓的年味中。从全国征集、遴选出的270余幅重点年画作品,布置在上下三层空间内。无论是木版年画、新年画、农民画,还是具有年画元素的插画,每一幅作品都获得了仿若在专业美术馆展出的礼遇。春满家园、时代欢歌、盛世丰年三大板块,展出了人们心中、笔下的小康生活、农业丰收、节庆吉祥。
展览上,北京选送的作品围绕冬奥和中轴线主题,突出兔儿爷等京味元素和首都文化。一组名为《中华虎娃 激情冬奥》的作品中,奥运五环化身五个圆形冰雪场地,五个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的福娃分别在其中享受双板滑雪、短道速滑、冰球等冰雪运动项目。设计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邮票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唐晟炜介绍,“每幅画面都融合了冬奥元素和中国邮票、宣纸、剪纸等重要文化传承。”比如每个奥运之环内设计了邮票形状的画面核心区,再加上特意将蔚县剪纸技艺与年画绘画风格相结合,使得五个福娃形象极具辨识度和新国潮美感。而蔚县剪纸最大特色是对宣纸进行雕刻染色制作而成,这使其画面的视觉感与其他流派剪纸技艺完全不同,无形中将宣纸的特性也展现出来。
“最美中轴线 温暖中国年”特色展区是主场活动的亮点之一,展出作品均来自“202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遴选出的新年画、摄影作品和相关文创衍生品,将新春主题烘托得更加鲜明。作品《中轴智智者说中轴之‘快乐的刘秉忠’》把年画的画面和数字科技二维码造型相融,远看彷佛一个彩色二维码,细看发现构成二维码的点、线组成了一幅幽默风格的画。画面以元大都始建时北京城营造大格局的总设计师刘秉忠的形象为核心。画面中的刘秉忠开心地高举双手张口大呼,呈现出拥抱未来的热情姿态。这幅作品的设计者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助力人李志远。他说:“年画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除了以刘秉忠紧扣中轴线主题,画面还巧妙植入福禄寿喜字样,甚至还迎合年轻人喜好,设置了一个隐藏款的“财”,即财神爷的坐骑黑虎。李志远还计划将这种酷酷的创作方法应用在更多中国文化、冬奥文化的推广上。“一幅年画除了可以静态欣赏,还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之后可以听到、看到故事,这让年画也有了新的生命力。”
“赏年画过大年”北京市主场系列活动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央文明办二局、文旅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美协、中国民协、北京市委宣传部、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除了位于北京坊的主展区,众多年画精品还将通过大屏幕播放或展板形式出现在冬奥村、冬奥文化广场加以展示。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也设立分展区,在通州区爱琴海购物公园、宋庄小堡文化广场举办年画专题展和老字号文创展销,促进节日文化消费。
据悉,“赏年画过大年”北京市主场系列活动一直持续到2月7日结束。市民可关注“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线下展览(每日10:00-12:00, 13:00-16:00)。
“云上美术馆”赏年画
除了观看线下展,市民还可以登陆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云上美术馆”,足不出户欣赏优秀的年画作品,并参加线上互动。“新年画·寻福记”线上H5打卡活动,让前往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商铺的市民在完成规定任务后,可以获得年画娃娃神秘奖品。春节期间,大栅栏还将举办“中华老字号国潮复兴计划”“福·回家”线上直播带货、新年画文创展销市集等系列活动。
专家快访
民间年画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北京民协理事 王伟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也是农耕文明时代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塑造与宣扬民众自己的信仰、观念与审美趣味,表达了对辟邪禳灾的祈求和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年画艺术所蕴含的质朴和本真的思想情感,使其获得了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年画最早出现的品类是门神,至少在南朝,由于造纸术的推广已出现纸画门神。宋代雕印技术普及使年画艺术得到广泛传播,门神、钟馗、回头鹿马等屡见于文人笔记。明清两代,年画艺术日臻成熟与完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变并新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使年画创作与社会变革联系密切。从年画改良开始,中外通商、义和团运动等题材折射出大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年画发展进入了重要转折期。新中国成立后,年画受到特别重视,而后形成轰轰烈烈的新年画运动,影响深远。新时期,张贴年画的习俗已渐行渐远,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所承载的节俗与文化内涵却在进一步普及与深化,迎来又一个发展转变期。材料改变、样式翻新,与之相关的文创产品方兴未艾,只要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向往不变,年画艺术就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