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边的人们》获赞用新视角打开地标式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8-31 22:08

8月30日,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为中宣部、广电总局“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展播优秀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自8月1日在 CCTV-1黄金时间开播以来,收视持续破1。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运河边的人们》平均收视率1.425%,最高收视率1.516%,高居全国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榜首。

回顾《运河边人们》的创作历程,编剧马继红表示,大运河进入新世纪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用智慧和心血创造、谱写了运河新曲,她才能有机会把这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新世纪运河画卷搬上荧屏。“在正式动笔前,我们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采访了与运河相关的100余人,他们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这部戏播出后,观众反映《运河边的人们》接地气、接人气,充满了烟火气,这就是生活对我的最好馈赠。”

导演潘镜丞也感叹,“从3月18号开机,到8月18号播出结束,整整五个月,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完成了,我们要感谢生活。”通过这次拍摄,潘镜丞深切地感受到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打动了观众,故事是在人物的发展下一点点生动丰满的。“创作不能悬浮,还是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运河边的人们》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该剧总制片人王智慧也希望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的《运河边的人们》能再出新篇,续写其他几个省的运河故事,“把运河的热度,大家关注的热情,包括对环保、生态以及对国家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表达出来。”

对于《运河边的人们》的创作特色,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表示,“《运河边的人们》用新视角打开了地标式故事。这是一段古老的大运河在新世纪和新时代获得新生命、展现新气象的故事,该剧以历史机缘为辅助,讲当代故事,让运河边的儿女、古代史的传人成为当代史故事中的继承者,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者。”

“全剧以大运河为题,把两山理论和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和新时代治国方略融入作品立意中,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鼓与呼,显示出创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意识。”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认为,该剧坚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践行了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针,“路长河这一干部形象是对那些为了大运河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干部的精神褒奖,为现实题材的人物塑造提供了新思路。”

该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